江西考研机构(江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江西考研机构,江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2003年,傅盛大学毕业第4年,已经换了两份差事,来到一家网络公司面试第三份工作。

新老板周鸿祎,比他大8岁,西交大硕士学历;

曾在方正集团任职高管,彼时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发展迅猛。

面试时,傅盛只有一个感觉:“有些人,就是优秀到让你无法望其项背。”

因为周鸿祎说的很多东西,他都理解不了,水平不够。

干了两三年,他慢慢觉得能跟老板正常交流了,在佩服他的同时,也将其视为恩师贵人。

但有时候,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更好,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潜质。

入职5年后,傅盛就因与周鸿祎无法调和的分歧,愤而离开。

此后数年,经历创业—投资-创业的摸爬滚打。

他被雷军称为“中国做客户端的三大高手之一”,终于闯出名堂。

随之而来的,却又是和周鸿祎的纠缠不清。

2011年9月,周鸿祎公司起诉傅盛,说他违反竞业协议,要求以1元价格,回购其持有的价值20万元公司股票。

曾经的伯乐,秒变原告,傅盛很郁闷,感慨大呼:

“当狼东家对创业的你要赶尽杀绝时,除了呐喊自保,还有别的办法吗?”

双方撕破脸闹上法庭,傅盛胜诉。

好在傅盛的贵人不止周鸿祎一个,离开了第一任,还有其他大佬慧眼识珠,助他步步高升。

他先是受国内顶级风投人张颖之邀,出任副总裁;

后来接替雷军,成为互联网公司董事长。

现进军人工智能领域,请来张泉灵、姚劲波、王川、潘石屹一众名流为公司新品站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傅盛的事业通达之路。

(傅盛)

1978年3月,傅盛出生在江西景德镇。

两年后,他最喜欢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从国外引进。

他的童年快乐,就是每天守在中央电视台前,看着那个穿着黑裤衩,脚蹬小红靴的机器人。

他幻想身边有这样一个忠诚而又无所不能的伙伴,帮他做到他没法做成的事。

父母是无线电厂的双职工,工作繁忙,无暇他顾。

作为家中独子,傅盛难免觉得冷清,对学习也没什么热情。

高考时,他正常发挥,勉勉强强考上一所普通二本学校——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现改名为山东工商学院),就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大学时代,正值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初期。

傅盛懵懵懂懂地认出这是个好东西,一门心思扑进去研究。

大二时,他在学校办起电脑技术协会,积累起许多计算机知识和经验,对这个潮流新事物越来越上心。

协会后来能发展为省级优秀社团,都多亏傅盛的始创之功。

毕业时,他本想考信息专业的学位。

但奈何师资受限,没有这个专业,只得拿了个经济学学位闯荡社会。

这时,傅盛的父母已经辞职下海,到南方做生意,发展得不大顺利。

傅盛也一时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唉声叹气:

“毕业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简历投不出去,那些公司非211、985的不要。”

院校不出名,专业不精通,唯一的成就只是办了一个电脑协会。

但那会,计算机还没普及,一般公司没人需要这个技能。

况且,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对互联网能懂多少。

1999年,他只得来到厦门和父母会和,在关系介绍下进入厦华电脑公司,做电子商务部负责人。

虽然叫“电子商务”,但那会软件概念尚不明晰,网商模式还没有探索出来。

傅盛每天的工作,大多还在硬件方面鼓捣,时不时跟用户聊聊天。

干了不到两年,他就觉得没意思,辞职北上。

原本签的是五年合约,他才做一年半就要走,公司不肯,让他赔了4万违约金才放人。

毕业第一份工作,钱没挣到,还折进去几万,这让傅盛心里很不平衡。

他决定考研,给自己贴金,把钱挣回来,可考研哪有那么容易。

2001年,傅盛成为北漂一族,进入北京国信贝斯软件公司,负责对网站全文检索的技术开发。

刚到北京时,他捏着全身上下仅剩的400块钱,租住在地下室。

一年内搬过五六次家,每天挤300路公交,经历着北漂必须经历的一切。

祸不单行,家里生意失败,无法给他过多支援,只能自己慢慢熬。

他本打算一边备考一边工作。

结果,考研失败,工作也没干下去。

存折上的钱没法再支撑他这么耗下去,他必须跳槽到更高的平台才能生存。

但这两次短暂的职场生涯并非全无所获,傅盛总结经验,让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第一家公司,让他有机会直接和网上用户打交道,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现状。

第二家公司,让他参与见证了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在技术层面更加精进。

虽然还没真正踏入互联网,但他已在门口整装待发,只待来人开门。

2003年,25岁的傅盛二次辞职后,加入成立5年的3721公司,遇到他事业的第一位贵人—周鸿祎。

江湖上曾流传“中国互联网五大巨头”的说法,合称“TABLE”。

其中,L指雷军系,最后一个E就是周鸿祎。

可见傅盛这位新老板的地位之高。

除了对周鸿祎佩服得五体投地外,傅盛感到公司上下洋溢着一股积极狂热的工作氛围。

每个人都在由衷践行周总打出的口号: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

当时,网站覆盖了90%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约8000万人次。

并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傅盛这次跳槽,终于赶上一家处于急速上升期的好公司,斗志满满。

在一次会议中,他凭借一份完美的会议纪要,被周鸿祎相中,安排他去开发上网助手。

因为有用户反映,在浏览网页时,首页常被偷偷篡改,使用不便。

内部就建议做一个修补程序,让用户自行安装修正,而傅盛就被派做这个差事。

一开始,他还对新任务瞧不上:“怎么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啊。”

但后来他逐渐明白这个工作的重大意义:

计算机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还有什么比网络安全更重要的呢?

傅盛就从这里开始小试牛刀,朝专业产品经理人的方向转型。

2003年11月,周鸿祎把公司以1.2亿美元,全资卖给雅虎。

傅盛紧跟周贵人身后,一并加盟雅虎。

但大佬是个不安分的,在总公司呆了一年多,就功成身退走了。

2005年9月,周鸿祎创业成立奇虎科技公司,呼唤傅盛过来。

虽然当时还有李彦宏向他抛出橄榄枝,但傅盛忠贞不二,直奔周鸿祎。

公司分化为两个项目组,一个做搜索,一个做安全。

傅盛凭借之前做过上网助手的经验,被委任负责第二块项目。

公司初创时一穷二白,他带着4个人,蜗居在中学办公室里,没日没夜搞研发。

人手不足,HR不给力,他就自己找。

用并不丰厚的工资到处出差、参加会议,拼命发名片宣传。

客观条件的艰苦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为了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傅盛常常苦思冥想到半夜三四点都睡不着。

一有点子,就立马爬起来实践,“满脑子都是产品”。

经过奋战,傅盛的代表作“流氓克星”横空出世。

这款产品专门帮用户堵截流氓软件,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初期,深得人心。

刚一发布,装机量就急剧上升。

本来傅盛预估的下载量是5万,结果试运营3个月,下载量即超20万。

后来,此软件改名为“360安全卫士”。

随着卫士的大火,风头逐渐超过公司其它产品。

周鸿祎索性把公司改名为“奇虎360”,专注网络安全。

傅盛也由此出名,成为圈内知名产品经理。

但最开始,他其实并不看好安全这个方向。

因为外有瑞星、金山等几百人专业团队早早进驻,而内部只有区区几个技术员,势不均力不敌。

可老板发话,让他专注做好这款口碑软件、别多想,他也就老实听话地去干,扮演好产品经理的角色。

周鸿祎曾教他:只需把一个点做好,就可以成功、拥有超强竞争力。

傅盛谨遵教诲,称周鸿祎是他的第一个老师。

到2008年,该杀毒产品在国内PC端占有率,已超50%,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老大。

而傅盛却在此风头正盛时,突然离职。

是功高震主,还是人各有志,双方都没有回应。

只是传闻,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已发展到拍桌子摔凳子的地步。

傅盛和第一位贵人的缘分,就此终结。

临走时,周鸿祎送出一份霸王协议:

傅盛承诺在18个月内,不能做跟本公司竞争的任何产品。

正是这份临别礼物,成为之后二人对簿公堂的导火索。

只不过,火烧到谁身上,还未可知。

傅盛前脚刚办完离职,后脚立马得到第二位贵人的青睐。

经纬中国投资公司创始人张颖,在网上得知他恢复自由身的消息,给他打来电话:

“要不要来做投资?”

傅盛很吃惊,之前跟张颖素不相识,他怎么会来找我呢。

再说自己一没钱,二没做过,连自家的银行存款和股票都分不清楚,根本不懂怎么决定要不要投资别人。

张颖慧眼识英雄,看中的是傅盛多年做调研报告的经验,以及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能力。

能做好客户端产品的人,一定也能看准做产品的创业者。

傅盛考虑两周后,决定加盟。

但他有言在先:“我以后还是要出去创业的。”

张颖很豪迈:“没关系,你把这里当过渡。以后你创业,我投你。”

这是2008年,傅盛30岁整。

他“负气”离职,孩子刚出生,老婆没工作,转投更加凶险的风投行业,而次贷危机刚刚爆发。

当时流行一句话:捂住你的口袋,因为现金比妈亲。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商界人人自危,避之不及,而傅盛却上赶着一头扎进去。

他说:“在投资行业,能够让自己的眼界变宽,学习到以前学不到的东西。

而金融危机对投资来说,可能是一个机遇。”

(张颖和傅盛)

所谓富贵险中求。

就这样,傅盛几乎没有经历事业空窗期,直接从产品经理,摇身一变为投资副总裁。

之后一年多时间,公司相继投资宝宝树、泰康人寿、陌陌、滴滴等项目,回报颇丰。

其中一笔对暴风影音1000万美元的投资,正是由傅盛推动引导,成为金融寒冬里的罕见大手笔。

他也从中受益匪浅。

看过上百个创业团队、接触过不同创业者之后,他对赛道、运营、财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弥补了之前只对产品精通的缺失。

张颖评价傅盛:“如果他继续呆在这里,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的VC。”

可惜傅盛志不在此,念念不忘自己创业的理想。

2009年9月,他离开第二任贵人,加入只有一两个人的可牛团队,出任CEO兼董事长。

这次,没有什么霸王条款,只有张颖最实际的承诺:

投给傅盛3000万启动资金,并嘱咐他“省着点花”。

3000万,不是个小数目。

张颖的投资理念一向是不能给早期公司投太多,但“傅盛就要这么多”,算是特别关照。

研发和营销的公家资本有了,其他的就要自己想办法。

给人打工十年,傅盛没什么积蓄,跟搭档徐鸣东拼西凑只拿出20万。

他计划靠这笔钱,支撑一年。

总共八九个人的吃喝拉撒,傅盛全权负责,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他在北京郊区租下房子,三千块一个月的房租。

所有人每月拿1000元生活费,自己和徐鸣没有工资。

煮饭阿姨的待遇最高,一个月有2000元。

傅盛回忆:“当时在紫金豪庭的‘鬼屋’,一个两居室,房间里充满臭脚丫子味。”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硬生生逼退了不少本来答应加盟的人才。

为了省钱,服务器是从网上淘的二手货,比新机便宜一半。

傅盛高兴坏了,开车亲自去拿货,一路运回公司。

硬件到位,接下来就要考虑做什么。

既然不能搞最擅长的安全项目,思来想去,他最终相中还有市场空间的图片处理。

创业一个半月后,可牛影像正式上线。

之前做安全产品大获全胜,这次再做APP,是不是也能旗开得胜呢?

傅盛心里也没底:“就像生孩子,你生过一个漂亮孩子,不代表二胎一定还会那么漂亮。”

何况美图秀秀、光影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很优秀,竞争压力不小。

折腾一段时间后,这款图片处理产品没有激起多大水花,傅盛觉得自己的长项还是在网络安全上。

于是,他重回老本行。

2010年5月,可牛杀毒软件发布。

产品刚一上线,就遭到老东家的围追堵截:只要用户一安装可牛,360就跳出拦截屏幕。

傅盛一筹莫展,且战且躲,没有太多底气跟它耗下去。

那会金融市场仍是一片惨淡,他除了要设法突围,还担心钱的问题。

有次吃饭,傅盛忍不住问张颖:“金融危机这么严重,你会不会不投我了?”

张颖答:“不会,真的不会,你放心。”

傅盛十分感动,觉得现任比前任好多了。

很快,他又遇良人。

当雷军听到他凭区区20万就想大干一场时,既震惊又佩服:

“这些年,我见过不少有能力的人,但真正有决心和毅力的,只有傅盛一个。”

当时,雷军刚接手的金山网盾,也被360打得无力还手,急需反击。

两人经过12轮的谈判商议,一拍即合。

2010年11月,金山安全与可牛合并成立金山网络。

傅盛出任CEO,宣布旗下的金山毒霸全面免费,为3Q大战助力。

紧接着,官司就找上门。

2011年,周鸿祎公司细数傅盛三大“罪状”:

1、利用奇虎机密资料,开发可牛杀毒软件;

2、违反竞业协议,私自创业;

3、挖走前员工;

声明公司有权以1元人民币价格,回购傅盛获得的公司20万股份。

傅盛对此回应:

离职近两年,还如何盗取技术?纯属蓄意摸黑。

已过18个月限制期,行动自由。

至于股权,自己从未获得过,何来回购一说。

双方吵上法庭,周鸿祎败诉。

傅盛用一连串排比句,抒发憋屈:

“漫长的18个月,惨绝人寰的18个月,充分限制劳动自由的18个月。”

闹剧就此结束,傅盛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跟着第三任贵人好好干。

其实早在2008年,傅盛刚刚出走时,雷军就找过他,想要投钱给他创业做安全软件。

但傅盛那时受困于协议,又没想好具体做什么,就一直婉拒。

他担心得太多:怕没钱、怕被对手干死、怕不能发展壮大、怕不知道路在何方。

直到如今,万事妥当,再续前缘。

(雷军和傅盛)

合并之后,雷军把傅盛派去珠海做管理。

临走前,他像嫁女儿一样反复叮嘱:

“你要让大家看到你的能力。无论你做什么,我坚决支持你。”

傅盛再次被感动,开启事业加速期。

2014年3月25日,金山网络更名为猎豹移动,傅盛继任CEO。

同年5月8日,傅盛带领公司登陆纽交所上市。

2016年,“为了让公司更加伟大”,他涉足人工智能领域,成立猎豹星空公司。

2018年,新品机器人发布会在水立方举行,他一身黑装,纵身跳入泳池,以表进军新赛道的决心。

傅盛说起他对于未来的感慨:“在复杂的世界做个简单的孩子,用好奇心打败灰心。

用初心替代胜负心,用无比热爱进化这个时代。”

从技术人员,到做运营、搞管理,傅盛一直在调整人生方向,借助贵人之力全力向前奔跑,跟上时代。

傅盛的拼命,体现在既对自己狠,也对别人严厉。

他曾励志减肥,就每天晨跑、骑自行车上班,用3个月时间,狂减40斤。

他说要学英语,就在全体例会上,用全英文开会,变相逼迫大家也跟风学起来。

下属的分析报告不到位,他会当众直言:

“工作做得烂,反思也烂。”言辞之狠毒,跟笑容可亲的面相极不匹配。

傅盛曾在采访中分享经验:“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最有耐力、能够不断学习的人才能跑下去,不可能凭一个点子就出奇制胜。”

回想周鸿祎曾经教他的:“只需把一个点做好”,对如今已可独当一面的傅盛来说,早已不再适用。

有时观点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只看是否适合当下状况。

时移世易,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事物,也没有永恒有效的制胜法宝。

正如书上所说:获得成功只需要去做对的事,而不是做对每件事。

我们坚持的应该是结果,而不是方式。

作者:朱小畅&雯鲛

江西考研机构(江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