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东湖之滨,巍巍学府;七秩芳华,长歌奋进。岁月倏忽,如水光阴悄然逝去,中国地质大学将于11月7日迎来七十华诞。

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始终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自觉肩负高等教育“国家队”的责任担当,发挥在地质、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向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做出地大贡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秉承和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精心打造生态型校园,大力增强汇聚和整合办学资源的能力,推进协同创新,倾心培养一代又一代“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地大人,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交叉融合培养未来技术人才

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认识和解决的,必须培养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人才,既要解决地球今天的问题,又要解决地球明天和后天的问题。

学校党委书记黄晓玫表示,“国家层面提出以系统思维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自然资源行业也面临着跨界整合,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不断革新,我们必须加快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更加注重把价值塑造融入专业教育。”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应用在自然资源领域。这既为解决能源转型、循环经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机遇,又对传统地质工作理论、模式和方法带来巨大冲击。

因此,加快推进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拓展传统地球科学的研究视野,革新地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范式势在必行。

2021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主设置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健康地学”“人工智能与地球探测”“绿色矿业”“自然灾害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管理”“地学大数据”等八个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成功获批备案。

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重大需求,打破学院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互涉、渗透、交叉与融通,推动学校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学院面向资源能源探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针对资源环境领域“卡脖子”问题,以未来地球探测和生态健康技术发展为重点,推动地球探测和生态健康技术发生颠覆性突破,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

杨谨菲是入选未来技术学院的第一批学员,她的家乡经常发生地震和泥石流,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能预测和防治这些灾害。“在这里,各类前沿科学触手可及,通过学习掌握更多技术,我期待能找到防治自然灾害的钥匙。”她说。

党委书记黄晓玫认为,“地大的学科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一流本科建设要让学生掌握未来的技术,更要让他们立志为地球的未来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鑫介绍,未来技术学院采取宽口径教学,即不仅为学生打好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还会针对不同研究方向开发跨学科特色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比如,在传统地质专业课程中,会融入大数据手段和前沿信息化技术,开发综合勘察与数字技术、地质大数据技术、地质云开发与应用等课程。

“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国际化教育培养机制,让学生们了解掌握先进智能信息化技术,把握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成为能够引领未来技术创新、敢闯会闯的新时代卓越人才。”陈鑫说。

今年6月,未来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必修课《未来技术前沿导论》结课。该课程是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一门通识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未来技术学院覆盖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掌握未来技术前沿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及发展动向。

回想起上课场景,未来技术学院的葛云聪同学兴奋不已。他说:“老师们的话如同汩汩清泉,洗去了同学们心中对未来的迷茫,坚定了前进的信心”。他认为,院士和教授们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带来了高质量高密度的课程学习,可谓干货十足。

目前,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这促使地球科学研究逐步与大数据挖掘、分布式感知、知识学习等信息化、智能化新兴技术工具相结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地球科学深度融合,已是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构建新研究方式和技术工具的必经之路。”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索新工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平台,未来技术学院将面向国家在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及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地大在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学科优势,建设“智能+地球科学”交叉学科方向,发展新的地球科学研究智能化技术手段,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

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更是人类生活的根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建设更加宜居的地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大学,在自身发展中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动面向经济主战场,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追求学术卓越,主动服务行业、区域和国家生态文明,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地大智慧”。

“我们研究地球,就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活。”高校作为低碳教育宣传和科研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起应有的环境责任。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计划》,推动高校在碳中和领域进行重点布局。而早在2021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碳中和规划》就已经正式通过学校立项。这标志着地大正式迈上‘碳中和’之路,立志建设中国碳中和大学。

“课题将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技术前沿,提出地大碳中和规划。这是国内第一份高校碳中和规划,提出高校碳中和规划制定标准,也是国内首次。”课题负责人、地大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齐睿说。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度重视低碳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和低碳校园建设工作,在科学研究方面,氢能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页岩气开发与利用、新材料等都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在教育宣传方面,开设了低碳经济学、碳管理等诸多相关课程,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地大利用科教融合为培养碳中和人才奠基,推进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国际大学气候联盟、中国南南合作网等国际化办学平台建设。环境学院与中科院等院所及行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合作,形成了实验班、国际班、菁英班和卓工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一制三化”的培养机制,即全年级导师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便有这样一支学生科创团队,他们聚焦“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战略,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众多方向均有涉及相关的科创研究,而且与国内外多所高校院所进行合作,是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科创团队,他们便是“炭合”团队。

“炭合”团队是以2018级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程毅康为主要负责人创建的科创团队,团队在此基础上成立炭合环境科技(湖北)有限公司,依托专业平台打造项目团队。

“炭合”团队以环境学院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科研平台,基于环境地质特色,从土壤地下水协同治理,到碳中和碳达峰等多个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孕育出了多个科研项目。目前,该团队已经获得6项国家级奖项和7项省级荣誉。

“我们团队现在已经有50多人,通过以练促学,以研促创,累计带动了100多位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创业实践。” 程毅康说,“真的要感谢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团队能够不断发展,在生态环境科研领域做出一点我们的探索。”

除了低碳领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专注于地质灾害研究。从地大地质学科奠基人晏同珍教授,到现在年轻的80后、90后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地大五代师生扎根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希望能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滑坡地质灾害。如今,地大地质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唐辉明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三峡库区、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

国家需要,就是地大人的研究方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继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大方案”,为实现创新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地大力量”。

“线上+线下”,奏响科普“协奏曲”

作家冯骥才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它的现代文明程度。”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提升全民地球科学素养。凭借着科技人员集聚、科技资源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优势,高等院校成为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其中地质类高校博物馆更是重要一员。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以下简称“逸夫博物馆”)继1999年、200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后,再次入选。

据悉,逸夫博物馆前身为1952年建设的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后于1982年重建并对外开放。40年来,博物馆积极引进社会资源,讲好地球故事和生态文明故事,科普受众达上千万人次。如今,博物馆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科普教育基地,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并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逸夫博物馆现拥有各类地质标本4万余件,开辟有6个常设展厅,拥有达尔文实验站和数个科普教室,为广大观众打开了地球46亿年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地球生命38亿年进化的历史长廊,也为观众讲述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无声诉说着地大人70年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无悔追求和奉献的历史。

为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逸夫博物馆组建了包括院士、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科普讲师、志愿者等在内多达百余人的科普团队,专业领域涵盖地质学、海洋学、气象学、天文学等。针对近年来公众关注的“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科技问题,逸夫博物馆开办了《地球科普大讲堂》,现已开讲70多场,辐射人群达170余万人。

2022年4月21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暨“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启动仪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举行。

博物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宣传“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理念,不断创新展陈手段、深化展陈内容,将科普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针对近年来公众关注的“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科技问题,博物馆开办了《地球科普大讲堂》,现已开讲70多场,辐射人群达170余万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认为,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做高质量科普有天然优势,由他们登台也是表达科学成果最直观、受众最广的传播方式。“院士科普,不止于科普,更在于心灵的建设。”他说,院士既要以身作则更要呼吁倡导,让“做科普也是做科研”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深入人心。科研需要创新,科普也需要创新,做科普要紧跟民生关注的热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原理“翻译”出来,准确传达给大众。

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博物馆多次与新华社现场云、央视频、长江云等直播平台合作,把科普教育活动搬上“云端”,打造了“永不闭馆”的高校育人实践基地。目前,逸夫博物馆已拥有线上线下全景式展览平台,看展不再受时空限制。逸夫博物馆还与中国科协、教育部、湖北省科协等机构、部门合作,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传播平台,现已加入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

2022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近日公示的2021年“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入围名单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申报的“5G+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建设”项目成功入选,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高校。

该项目实施后,将构建5G实景科普体验平台,通过人与自然云讲堂、时光地球体验馆和云地质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加强受众与博物馆、科技馆及实际场景的实时互动,提升中小学生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真实体验,提高其生态文明素养。

七十年斗转星移,七十年薪火相传。站在建校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带着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使命,以崭新的姿态再踏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

赞 (0)